
科学精神:理性思维、批判质疑
实践创新:问题解决
审题
限制性
1.漫画情境的限制。材料由两幅漫画组成,漫画审题要注意细节:第一幅漫画中的人物显然处于“登峰”状态,他身背行囊,手握拐杖,屈膝弯腰,精神焕发,开拓进取,砥砺前行。第二幅漫画中的人物处于平凡庸碌的生活状态,他低头勾腰,双手搭于后背,两腿直伸,精神颓废萎靡,暮气沉沉。除关注漫画本身,考生还要关注两幅漫画上的说明性文字:第一幅是,“向上攀登的人一定低着头”;第二幅是,“只欣赏鸡的脚印,便看不到天上的雄鹰”。命题人还给出了一句提示性的话,“同是‘低头’却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人生状态”,暗示了立意的方向。漫画直观形象,能引发考生对人生的思考,促使考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识以及健全人格。
2.典型任务的限制。本题的任务指向比较明确,要求考生“结合两幅漫画的内容和寓意,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”,针对两种“低头”呈现出的“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人生状态”展开联想和思考。写作时,考生必须兼顾两种“低头”的态度,不能仅写“埋头苦干,成功登峰”,也不能只批判“胸无大志,鼠目寸光”,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,有所褒贬,有所阐发。考生还须联系实际,可以是我国教育、科研、经济、生活、外交方面的实际,也可以是考生自己的生活实际,在写作中要体现“有我”之境。
3.价值判断的限制。从漫画的说明性文字来看,命题人肯定的是“向上攀登的人”。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生方向及人生存在方式的理性思考,以及理性思辨能力,引导考生既要树立高远的目标,又要脚踏实地、埋头苦干以实现这一目标。若忽略说明性文字,妄谈第二幅漫画中的“平淡、闲适”,则会被视为偏题或跑题立意。
开放性
1.切入角度是开放的。对于两幅漫画,可以先褒奖第一幅中的人所反映的精神状态,批判第二幅中的人的生活理念;也可先批驳,先破后立;也可以综合两幅漫画的内容,论述无论是攀登顶峰还是低头走路,都要有一个仰望天空的灵魂。但写作时必须同时对“埋头苦干”与“仰首望天”这两种人生状态进行价值评判。
2.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。考生由两种低头的状态,可以联想现实中那些“低头攀登的人”和“低头看鸡的脚印的人”,但能联想到什么样的素材,是和考生的阅历与阅读积累有关的;也可以从人生应该低头做什么这一角度来思考。
3.表达方式是开放的。考生写作时,可写议论文,以表达自己的理性思考;可写议论性散文,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;也可写
专业语文教育教学团队,从“问题”入手,帮助学生“寻法”“知法”“得法”,进而提高语文成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