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七年级上册语文《春》课文仿写优秀范文,初一新生值得借鉴!
【一】考试版《春》
盼望着,盼望着,考试来了,放假的脚步近了。
一切都像没复习的样子,悄悄然复习了起来。语文写起来了,英语背过了,数学的题做起来了。
试卷慢慢的从桌上高起来了,多多的,厚厚的。书包里,桌洞里,瞧去,一大堆一大堆满是的。对的,错的,做同类题,背几篇课文,算几道题,记几个重点。题非常难的,我非常累的。
语文,数学,英语,你不让我,我不让你,都记着很多的笔记。多的像海,少的像麻,都要记清。书里带着墨味,闭了眼,试卷仿佛也已经是得了满分、A+、高分。屋里成双成对的学生互相抄着笔记,大小的试卷传来传去。试卷遍地都是:杂样儿,有名字的,没名字的,散在讲台上,像雪花,像地毯,还飞呀飞呀的。
“宝剑锋从磨砺出”,不错的,像一条鞭子督促着我。风里带来些要做新试卷的信息,混着质疑声还有各种抱怨声,都在十分紧张的空气里酝酿。我们将试卷放在深深题海当中,飞舞起来了,十分劳累的做着多样的试题,喊出压迫的声音,跟着厌烦之心应和着。我背上沉重的书包,这时候也一天一天变沉着。
题是最寻常的了,一做就是十多张。可别烦,看,像学霸,像学渣,像好生,像差生,快快的做着。人家桌子上全摞着一堆试卷,人家做得飞快,神一般的做题速度逼着你也去做题。傍晚时候,上灯了,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劳累的夜。在桌上,上床时,空闲时,有拿着笔飞快做着的人,屋里还有背诵的学生,披着衣拿着书,他们的双眼,布满血丝的,在夜里红肿着。
我们做的题渐渐多了,背的课文也多了,屋里屋外,楼上楼下,楼前楼后,也赶趟似的,一个个都复习起来了。温习温习重点句子,抖擞抖擞精神,各做各的一份题去。“一学期之计在于期末考试”,刚复习,有的是功夫,有的是希望。
考试像刚降临的恶魔,从头到脚都很可怕,它生长着。
考试像潘多拉的盒子,没有希望的,哭着,累着。
考试像是黎明前的黑暗,有最彻底的黑暗和黎明,领着我们上前去。
【二】串串版《春》
盼望着,盼望着,火锅子撤了,撸串的季节到了。
灯亮起来了,烧烤炉子红起来了,油乎乎的马扎子提溜出来了。
浓烟大喇喇地从炉底涌出来,木炭的,孜然的。街道边,甬路上,望去,一大团一大团满是的。跳着火星子,流着哈喇子。风,凉飕飕的。路,闹哄哄的。
“济南”“兄弟”“老张”,你不让我,我不让你,都举起了招牌揽客儿。红的像火,热的发烫,浓的呛嗓儿。店里满是烟火气,抬眼望,桌上已经摆满了滴油的串儿、雪白的筋儿、焦黄的片儿。摊前的啤酒成桶成箱地错落着,各家的服务员飞来飞去。外卖小哥遍地是,百度的,美团的,饿了么……像疾风,像流星,摩托车都“腾腾”的。
“人生得意须尽欢”,坐下吧,扑鼻的喷香挑逗着你的味蕾。风里带来些新烤的肉串的气息,混着辣椒味儿,还有毛豆、黄瓜的鲜香,都在氤氲浓郁的烟气里酝酿。伙计将肉串排在炙热火红当中,高兴起来了,摇摇晃晃地卖弄笨拙的舞步,嗨着激烈的曲子,跟炉中的“滋啦”应和着。马路牙子上硕大的音响,这时候也彻夜的响着。
酒是少不了的,一要就是三五箱。可不是,看,有青啤,有张裕,有牛栏山,盈盈地荡漾着,每个杯子里全映着一团亮色。隔壁桌正笑得发烫,一张张胖脸也红得逼你的眼。月出东山,风凉了,一阵阵微冷的风,吹拂着一群热闹又喧腾的人。亲同学,老朋友,新相识,有端着酒杯穿梭敬酒的幸运儿,有连着桌的一大家子,说笑着,打骂着。他们的脸上,红光满面的,都显出快活的神色。
专业语文教育教学团队,从“问题”入手,帮助学生“寻法”“知法”“得法”,进而提高语文成绩。